師資培訓合作 反毒為己責

E-mail 列印
 
 
Next

臺上的幾位講師和受邀貴賓皆舉起手中反毒的標語,臺下滿堂的學員高舉右手高呼口號,宣誓反毒。(攝影者:林文典,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5/03/28)

「無毒有我,有我無毒,反毒工作,人人有責!」臺上的幾位講師和受邀貴賓皆舉起手中反毒的標語,臺下滿堂的學員高舉右手高呼口號,宣誓反毒,為「無毒有我‧有我無毒」師資進階培訓課程揭開序幕。

今天(3/28)是由產、官、學三方共同合作的反毒師資進階培訓首場課程,於臺北的慈濟東區連絡處舉行。主辦單位包括法務部、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和慈濟大學,協辦單位則有各縣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慈濟北區教聯會、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及臺北市林仲鋆文教基金會,共有兩百三十多位學員參與。學員有來自國中小、高中、大專的教育人員以及社會人士等,另外還有遠道從金門來的政府機關員工,每一位都是致力於反毒宣傳的種子講師。

反毒不悲觀 全民動起來

法務部政務次長吳陳鐶在開幕致詞中點出了反毒的重要性,他說:「反毒的活動是永續的工作,若有天懈怠,毒品濫用的情形就會愈來愈嚴重。」他還提到目前臺灣的收容所,矯正機構收容的犯人約百分四十(約三萬人)和毒品有關,可見毒品問題在臺灣愈來愈嚴重。

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致詞表示:「反毒活動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役,2009年教聯會開始舉辦反毒活動,共進行了五千五百多場,我們對待毒品沒有悲觀的權力。」

臺灣師範大學郭鐘隆教授在演講中,分享他自己在校園中輔導接觸毒品的孩子的經驗。(攝影者:簡嘉池,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5/03/28)



預防重於治療 戒治重於處罰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戒治科束連文醫師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明,使用毒品會如何改變腦部的狀態,以及成癮者的治療。他特別提到,對尚未接觸毒品的人而言,最重要的是預防。但是一旦接觸過毒品,不管時間長短,對腦部就已經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就像慢性病一樣,需要終身接受治療。因此,對成癮者而言,光是處罰是不夠的,一定要搭配治療,讓成癮者可以藉由控制其用藥行為,改善他的生活品質。

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郭鐘隆教授在演講中,分享他自己在校園中輔導接觸毒品的孩子的經驗。他特別強調青少年受到同儕影響很大,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交友對象。他也提到目前法令規定,十八歲以下青少年使用三、四級毒品(如K他命、FM2和喵喵)是不會被關的,而是處以罰金或講習,因此嚇阻效果不大。

郭鐘隆教授認為青少年在成長階段一旦有偏差,就應該矯正。而父母可以用的方法就是多關懷,早日發現青少年的偏差,早日矯正。

課程實用 學員肯定


課程內容還包括慈濟教聯會王慧鈴老師導讀《我的第六個孩子》以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技正姜丹榴以「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為題,分享反毒宣導經驗。課程中間休息時間,學員們也不空過,彼此相互認識及分享上課心得。

大安區的大愛媽媽曾瑞珠曾經在國小高年級班上做過反毒的宣導,她在聽了束醫師的課程之後,瞭解到毒害對腦部的影響,覺得自己對於成癮者和吸毒者有了更多的認識,同時認為社會大眾需要正視成癮者的治療。

來自中壢的邱玲美是國中退休老師,她說自己常看到報上報導毒品的新聞,覺得毒品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她現在經常在國中和國小的班上宣導,今日聽了郭教授的課之後,學到不少實用的方法來引導青少年拒絕毒品。

綜合討論最後由慈濟志工陳乃裕做總結,他強調,愛心資源一定要和行政資源結合。並期許反毒宣傳的講師們要多參加相關進修活動,提升自我的能力。(攝影者:簡嘉池,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5/03/28)



結合愛心 善用資源

分組討論時間,針對學員不同身分,分成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及大專社會組來進行。由不同階段的毒害認識,更能針對每階段的問題,提供有效反毒的解決之道。

慈濟教聯會數年來致力於反毒宣導,宜蘭慈濟志工沈秀娟分享「宜蘭九條好漢的故事」。自去年(2014年)年初,宜蘭市副市長行文給各區公所,由公部門開始重視反毒,並邀約慈濟宣傳。剛開始遇到許多困難,包括時間安排多為特殊假日或非專屬場合活動中穿插,安排四十分鐘往往只有十分鐘,但九位慈濟志工不氣餒,依然前往,到目前為止已辦了兩百六十場。過了磨合期後,各個單位邀約不斷,整個宜蘭市開始重視反毒教育。可見反毒工作是長期的抗戰,需要有志工持續投入,才能喚起更多人的重視。

致力於反毒宣導的慈濟志工陳乃裕做總結,他期許反毒宣傳的講師們要多參加相關進修活動,提升自我的能力。他同時強調,愛心資源一定要和行政資源結合,在宜蘭進行宣導時,因得到副縣長的全力支持和社區發展協會的配合,家長才有機會接觸反毒教育宣導,獲得正確的觀念。

課程中間休息時間,學員們也不空過,彼此相互認識及分享上課心得。(攝影者:簡嘉池,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5/03/28)

在最後的綜合討論會上,由專家學者一字排開在前面,讓學員提問並分享。束連文醫師提到今年7月開始地方政府將會有專責的毒品危害中心成立,屆時教育宣導活動將更為全面而精緻。而專責單位主要教育宣導任務可以分成:一、廣泛性的宣導,二、選擇性的預防宣導,三、必要性的防治宣導。在束醫生的談話中表示,反毒只靠政府某一單位是不夠的,若人人都可以反毒,相信毒害是可以降低的。

這場「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的進階師資研習活動,串連了政府各個相關部門、醫療單位,以及在校園深耕的志工,共同來關切反毒教育的推動。如郭鐘隆教授所說,救了一個青少年脫離毒品,無形中就是救了好幾百個未來可能會受到牽連的其他青少年。若每個人都將反毒視為自己的一分責任,才會真正達到「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的目標。【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林文典、曾佳琦 臺北市信義區報導 2015/003/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