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菩薩雕塑課 不分先來後到

E-mail 列印
 
 
Next

慈青王文哲言語更是呈現個人的內涵,如攝影「攝相別人,也要攝相自己」,形相需自我提升,才能度進更多人。(攝影者:林宏謀,地點:關渡志業園區,日期:2014/03/16)

「誠如上人所說,最擔心弟子的慧命有無成長!所以大家要多承擔,多做多得就會多成長,還要戒慎虔誠、敬天愛地、結好人緣。」資深慈濟志工楊碧珠(慈韻)勉勵新年度的培訓學員,新人要度、舊人要留,舊的不脫隊、新的進來,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活水。

信守承諾 用心在當下

3月16日,全球共有二十幾個國家參與連線培訓。而參與關渡園區合心課程的培訓的慈誠、委員共有一千二百三十三位,學員從進退行儀的養成,體會自我培訓,才發揮功能、良能,為社會注入一股清流,才能弭平紛擾的世事。

「我一定會回來培訓慈誠、受證委員。」慈青王文哲曾答應證嚴上人的話,卻一直沒有履行。

兩年前,王文哲從參加手語,再承擔社區人文真善美、承擔平面攝影志工。他提及課程行住坐臥行儀雖然都學過了,再次複習也有更深一層的體悟,先要去除自己不經意的習氣,言語更是呈現個人的內涵,如攝影「攝相別人,也要攝相自己」的觀念,他認為形相需自我提升,才能度進更多人,所以進來培訓希望督促自我。

夫妻一起參與培訓委員,已受證七年的慈誠吳國振分享,:「上人以形相來雕塑我們,我們是否願意被雕塑!」(攝影者:林宏謀,地點:關渡志業園區,日期:2014/03/16)

而母親是慈濟志工的高家蓁,自覺參加慈濟以後心情變得開朗了,對家人也更窩心。高家蓁覺得自己個性很像母親,婚後又侷限在家庭中,擔心自己跟社會脫節,所以希望藉由培訓拓廣自己的視野,感恩母親協助照顧四歲與六歲孩子,才能如願參加培訓。

高家蓁說:「課程中,慈悅(呂秀英)師姊提及,進來慈濟二十幾年,從隨師才漸漸改變自己的習氣!光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這八字,自己都要好好琢磨學習,以後只要有時間、有能力,希望可以多承擔。」

夫妻同修 感情更融洽

夫妻一起參與培訓委員,已受證七年的慈濟志工吳國振分享,從前只知道慈濟是做善事的團體,參與後了解慈濟不分宗教,從佛法中學習如何看待人間事,進而找回清淨本性;從前對妻子少了耐性,現在即使當下不悅,聽聽也就過去了,現在夫妻關係也更融洽了。

課程中,德宣師父說:「吃素沒有功德,只是長養慈悲心。」當初吳國振只是覺得動物被殺很可憐,退役後即想茹素,卻礙於家人反對,擔心營養不良,因自己隨便吃又不懂素食,造成健康欠佳,反讓家人更擔憂。

高家蓁覺得,光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這八個字,自己都要好好琢磨學習,以後只要有時間、有能力,希望可以多承擔。」(攝影者:林宏謀,地點:關渡志業園區,日期:2014/03/16)

2011年參加水懺需茹素,跟妻子江惠玲談起想終身茹素的心願,妻子更是提議全家茹素。原先擔心孩子的健康,茹素一百零八天後,一切都非常平安順利,所以孩子在家全都茹素了。如今夫妻一起培訓,吳國振也期勉自己能成為願意被雕塑的良才:「期許能『做上人所做,說上人所說』以為回報。」

江惠玲想起慈濟志工呂秀英提及,「培訓是責任與使命,大林醫院醫師可以走入別人的生命,上人為慈濟、為眾生付出為使命。」她反省自己卻只想做個「快樂的志工」;如今參與培訓,她感恩丈夫很精進,將上人的法落實在生活中,對自己也是處處包容,本來還有些煩惱,如今都要學習放下。

撒菩薩網 立願要願行


資深志工們累積數十年經驗的精彩分享,並勉勵大家要入寶山不空手回,如遇到困境或與大家意見不同,要磨合就不會退縮,合心培訓團隊的志工林慈明說:「我們像大網,開了很大的口,讓大家進來,希望大家都能秉持初發心,好好學習成長。」

志工呂慈讓代表全球慈濟人歡迎大家加入,她認為培訓是要照顧好個人的形象,成就團體的莊嚴,只要人人守好身口意,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就是自愛;也覺得既然大家進來參加培訓了,就要修好形象才能莊嚴道場,要透過薰陶雕塑,才能成就一尊尊菩薩風範。最後期勉大家,身為上人第一代弟子,要傳承慈濟宗門法脈,大家立志要堅定,立願要願行。

(文:韓景華、胡淑惠 新北市報導 2014/03/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的頭像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