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募逾兩百戶 還有大願

E-mail 列印
 
 
Next

會員戶數已經突破兩百三十戶的汪庭芳與卓進宏,更要守住初發心,把握時間追隨上人,做更多利益眾生的事。(攝影者:陳玉萍,地點:新竹靜思堂,日期:2014/09/28)

汪庭芳和卓進宏夫妻倆利用晨間運動時間,深入鄰近各社區公園,和運動的鄉親打招呼,利用與人結好緣的機會,開口練習募心募款。他們從和陌生人打招呼開始募款,雖然過程並非一路順利,有時也會碰到瓶頸,如今他們所勸募到的會員戶數已突破兩百三十戶……

2014年度桃竹區慈濟委員慈誠培訓課程已近尾聲,最後一堂課程9月28日如期在新竹靜思堂舉行。「感恩有你們參加培訓,才有我們付出的機會。」桃竹區慈濟委員、慈誠培訓課結束前,新竹靜思堂三樓講經堂洋溢熱鬧氣氛。桃竹區培訓組團隊,整齊列隊在舞臺上,道出愛的期勉與感恩,臺下學員回饋持續不斷熱烈掌聲,場面溫馨。

新竹區資深道侶陳營基和范秋燕,聯袂為兩百四十三位培訓準畢業生帶來祝福和勉勵。聽了他們的分享,同樣是夫妻同修,來自桃園區的汪庭芳、卓進宏,像充足了電更有信心。

夫妻同修 家業志業齊行

課程開始,透過影片上人殷殷叮嚀即將受證的學員,恆持初發心,照顧好自己的心念。在投入社區志工行列時,記得時時與人人結好緣,勉勵用「修行」克服自己的習氣。

桃竹區培訓組團隊,整齊列隊在舞臺上,道出愛的期勉與感恩,臺下學員回饋持續不斷熱烈掌聲,場面溫馨。(攝影者:陳玉萍,地點:新竹靜思堂,日期:2014/09/28)



頂著小平頭、鬢角微白、體格健壯的資深慈濟志工陳營基笑臉盈盈,在「菩薩道侶攜手精進」課程中,他笑談自身戒除打牌的習氣,並分享二十幾年前被「騙」進慈濟的經過。他鼓勵學員,受證後要多承擔,更要感恩有很多人的成就,才能造就自已有機會承擔。雖然人生不免有逆境,但也因為有逆境的考驗,而更彰顯成就。

陳營基四十一歲那年便退休了,十三年前突如其來的腦瘤,差點奪走他的性命,走過生死關卡,他感恩妻子為了救他,發願折壽十二年、圓滿榮董。事隔多年,他感到最大的收穫是改變習氣、家庭和諧、子女乖巧不曾讓他操心。

站在一旁的范秋燕,看著身邊如大樹般的夫婿,還是百感交集。她侃侃談起先生面臨手術前與醫生的對話,手術後可能造成頸部以下癱瘓,以及無法得知腫瘤是良性或惡性的無助與恐懼。也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學員承擔需要有傻勁,不須想太多,對的事做就對了。此外更鼓勵學員把握夫妻同修,互相薰習的機會。

單純心募款 有愛就無礙

聽到資深志工陳營基和范秋燕的分享,來自桃園的汪庭芳心有戚戚焉,慶幸自己不只夫妻同師同道,子女也是從小在慈濟大家庭裡成長。去年她和夫婿卓進宏一起參加見習,今年培訓。

一開始先生便在公司勸募善款,庭芳心想自己是公務人員,在公部門的場合募款是不是正確的行為?正當她躊躇不前,無意中,收看大電劇場《紅塵驛站》其中一幕——劇中主角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撥打電話給會員:「您好,這個月存功德的時間又到了,我方便過去跟您存功德的嗎?」這才改變她的心念起而效行。

原本,庭芳感覺到收功德款好像在收會錢,一向公私分明的她,受到大愛劇場影響,她修正自己的腳步,為了避免同事異樣眼光,她不在上班時間收善款,利用下班或中午休息時間與同事閒聊時,主動邀約一起來存功德做善事。

新竹區資深道侶陳營基和范秋燕,聯袂為兩百四十三位培訓準畢業生帶來祝福和勉勵。(攝影者:陳文龍,地點:新竹靜思堂,日期:2014/09/28)


與陌生人結好緣 遇挫互打氣

另外,自六、七年前開始,汪庭芳和卓進宏也養成晨間運動的習慣,夫妻倆利用晨間運動時間,深入鄰近各社區公園,和運動的鄉親打招呼,利用與人結好緣的機會,開口練習募心募款。他們從和陌生人打招呼開始,一段時間後,彼此有默契了,再和「陌生人」表明自己是慈濟志工,跟他們聊慈濟募愛心。兩人同心又積極,很快地會員戶數就超過四十戶。

直到7月底,高雄發生氣爆事件,他們再次發願,希望在年底受證前募滿兩百戶。然而有願就有力,氣爆後,當他們在街坊向鄰居或晨運民眾募款,發現大家對慈濟的接受度很高,都願意響應,在8月底會員戶數已經突破兩百三十戶,讓他們更有信心,要繼續募款募到不能動為止。

可是募款並非一路順利,有時也會碰到瓶頸,靦腆的卓進宏表示,難免被拒絕而感到挫敗,他們會彼此加油打氣,加上培訓課程中聽聞其他人的經驗,就像再次充飽電一樣,又信心十足繼續前行。

夫妻倆有共同的體悟,培訓透過每個月的課程或社區共修,就是充電的好機會。聽到陳營基和范秋燕的分享,深刻體悟他們走菩薩道夫妻共修,經歷許多逆境,反觀自己卻是非常順遂,更要守住初發心,把握時間追隨上人,做更多利益眾生的事。

(文:莊敏芳 新竹報導 2014/09/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的頭像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