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走一哩路 轉機會出現

《聖經》裏有說「多走一哩路」,《靜思語》也說「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當無常驟然來襲,讓人身陷病苦,醫療人員可能只需多花五分鐘、十分鐘,多付出一點,病人的病情或許就能出現轉機,讓他的家庭和樂,也活得更健康。(畫作:陳舜芝)
多一次診療 結果大不同
就讀國中二年級的女兒,一天輔導課時,科任老師突然跑過來問:「你父親是不是廖光福?」女兒愣了一下,老師怎會知道呢?「你爸爸是我媽媽的救命恩人!」後來了解緣由,我才回想起那是臺中慈院啟業時的事情。
那天看夜診已經到九點多了,一位轉診過來的病患腹部明顯脹大,問過病史,發現她跑了多次醫院,在其他診所、醫院急診室診察結果都是肝硬化腹水,輾轉拖了一個多星期才到臺中慈院。
時間已晚,她是倒數第二位病人了,一般來說,腸胃科檢查都要隔天再來,但那陣子有位師兄捐贈一臺超音波儀器,我想既然師兄給了這分福田,就要好好利用,便立即處置。
仔細檢查後,我高度懷疑是婦科疾病;當晚婦產科戴文堯醫師也有門診,於是我迅速把病患轉過去診治。
後來得知這位太太轉到戴醫師門診後,檢查發現是卵巢癌,癌細胞已經轉移產生腹水,戴醫師順利把她治療康復。當她女兒在學校偶然說起這分感恩,讓我覺得非常溫馨。
《聖經》裏有說「多走一哩路」,《靜思語》也說「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當無常驟然來襲,讓人身陷病苦,醫療人員可能只需多花五分鐘、十分鐘,多付出一點,病人的病情或許就能出現轉機,讓他的家庭和樂,也活得更健康。
(文:廖光福口述,楊家妤整理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77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