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退去 市容恢復漸回正軌

E-mail 列印
 
 
Next

災民很高興看到藍天白雲身影再度出現。(攝影者:馬來西亞人文真善美志工)

水逐漸退去,馬來西亞慈濟志工持續推動以工代賑,並協助運來大型機具,協助民眾清理大水退後所清理出來的垃圾,讓市容恢復清潔,生活也慢慢回到常軌,鄉親們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

週一將要開學 清理路上垃圾

吉蘭丹州瓜拉吉賴馬尼烏來村(Manek Urai)有超過五百戶居民,多數村民是割膠或棕油園工人。慈濟志工於元月8日首次走進此村,村內如同海嘯過後般一片廢墟的景象,令志工痛在心裡。

從2014年12月下旬開始的連日降雨,導致村內河水漲高,淹沒了整個村莊。水災後,屋子倒塌一百九十間,嚴重損壞五十間,另有無法計算、損壞較不嚴重的房屋。村民們表示,河水漲起的高度蓋過了橋,甚至淹到路燈柱子的三分一高。

河水不斷高漲,村民撤離到學校避難,從一層樓搬到兩樓,水位仍不停漲高到三層樓高,當地政府只好出動船隻來撤離村民。入夜時,村民都不敢離開室內到屋外,擔心會有蟲蛇。

慈濟志工於1月9日第二次前往馬尼烏來村勘災,驅車從瓜拉吉賴市鎮入村,約需半個小時車程。村旁的一條鐵軌,是孩子們平時步行約一公里上學的主要道路,水災後,大量的廢木堆積、懸掛在鐵路上。

星期一即將開課,為免孩子要繞路走五、六公里到學校,大人積極清理火車路上的廢木及垃圾。(攝影者:馬來西亞人文真善美志工)

星期一即將開課(1/12),為免孩子要繞路走五、六公里的路上學,村民們積極清理火車路上的廢木及垃圾。有很多泰裔村民沒有身份證,無法登記受災身分,當地雖接獲很多物資,但分配不均,部份災民都得不到所需要的物資。

物資分配不均 借力重建家園

災後,村民克難搭起帳篷,由於空間有限,部份帳篷搭在泥濘土地上、倒塌的房屋旁、垃圾堆旁,或用幾塊木板簡單拼湊。

在當地住了五十一年的Noordin Ismail引領志工入村勘災,家鄉受到如此大的災難,房屋被摧毀,他很傷心,希望可以重建家園。志工的關懷讓他感動地哭了,當志工詢問如果有人提供屋子,是否願意搬?他表示「願意,相信其他村民也會願意。」

村內的屋子前都會掛上卡片,寫著受災戶的名字、人口及所需要的援助。很多人送物資進村,但還是有人沒有拿到物資,或得不到真正需要的物資。一位在當地已五天的孤兒院負責人Daud,協助災民寫下自己的所需,讓送物資的人知道他們的需要。

單親的Hanida有八個孩子,靠福利金馬幣四百元(約臺幣3,047元)及平日靠裁縫貼補家用。此次水災她只來得及搶救兩臺縫紉機。災後她的家一片狼藉,沒有能力重建家園。很多災民都有著和Hanida同樣的遭遇。

割膠工人Abdullah Johari,平日割膠都是依照季節,收入不穩定。一家四口,每個月只依靠約馬幣一千元(約臺幣7,619元)的收入生活。水災後,所謂的屋子有如一片廢墟。志工關懷他未來的計劃,他講不出話來,只是苦笑。

邀請以工代賑 義診維護衛生

受災鄉親陸續返家打掃,災區有很多廢棄物堆積。(攝影者:馬來西亞人文真善美志工)

位於彭亨州的瓜拉吉撓,慈濟志工劉濟雨一行十一人再次前往複勘。暫時寄居在學校的鄉親,由於學校將於星期一開學,被通知必須撤離,鄉親於是陸續返家打掃。雖然水、電已恢復供應,但還是有部分災民沒能力清掃家園,繼續住在學校禮堂。

鄉親很高興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再度出現。經團隊經勘災後評估,決定於1月10日再進行一天的以工代賑,做最後的清理;緊接著週日(1/11)進行福慧床及生活物質的發放,並同步進行義診,發放之際,也會全面進行家訪關懷受災戶,並協助災民搬運福慧床與物質,給予溫馨的膚慰。

志工與新村村長吳燕萍會面,她告知其中一個原住民村也被水災波及,並帶領志工前往勘察。該村莊距離市集約二十分鐘車程,村民多以割膠為生,收入約馬幣八百元(約臺幣6,095)。現受災影響收入不穩,只有馬幣三百元。

村委秘書En Ambir帶領志工前往訪視重災區的村民,這個村莊只有地勢低窪的地方有淹水,共二十三戶受災,水淹多達七尺之高。村民站在家前,家具都嚴重受損,衛生情況不良,希望慈濟能盡快幫忙相關家庭。原住民生活簡單,家裡物資不多,多數都已經清理。

劉濟雨希望村委秘書協助提供受災名單,並告知村民星期日的物資發放與義診活動。劉濟雨同時拜訪三個村落的村長,確認可以拿到完整的受災名單。看到村民,劉濟雨也邀約村民參加以工代賑活動,鼓勵大家一起來清掃家園。

副縣長很認同 基層號召參與

劉濟雨邀約村民們參加以工代賑活動,鼓勵大家一起來清掃家園。(攝影者:馬來西亞人文真善美志工)

而因積水不通無法前往勘災的彭亨州淡馬魯,由於馬來居民多散居在彭亨河畔道路兩旁,此次水患,沿河兩旁的居民都被遭受波及。

元月9日早上六點,志工一行十人前往淡馬魯縣彭亨河畔進行勘查,發現政府目前都還沒有派大卡車來清理垃圾。志工評估後啟動以工代賑,以改善災區環境。劉濟雨期待能邀請當地村長,協助號召人力進行以工代賑。

村民引領志工去見村長,然而村長不在,村委En Malek很熱心、主動地帶志工去找副縣長En Amin。劉濟雨誠懇介紹慈濟並說明以工代賑的意義,獲得副縣長的認同,願意透過當地基層組織協助號召鄉親參與。

勘災團隊隨即尋找適合以工代賑的集合點--馬來學校SK Kg Tengah以及SK Lebak小學。志工與校長溝通,也感恩校長願意提供音響與禮堂做下雨備案的集合點。

大家萬眾一心,期待雨過天晴後能撥雲見日,馬來西亞能重新看到曙光。

(文:人文真善美志工 馬來西亞報導2015/01/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