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季節 鐵窗傳頌靜思語

E-mail 列印
 
 
Next

慈濟志工在每月的第三個禮拜天前往拉斯維加斯北谷監獄舉行讀書會,2月15日是志工第六度在獄所教室舉辦讀書會,十七位獄友出席分享靜思語。(攝影者:鄭茹菁,地點:拉斯維加斯,日期:2015/02/15)

2月是愛的季節,拉斯維加斯的一片花海飄揚著愛的訊息,許多有情人選在情人節赴賭城完成終身大事,尾隨其後的禮拜天,慈濟團隊依約前往北谷監獄舉行《靜思語》讀書會,慈濟志工在每月的第三個禮拜天「與愛有約」--2月15日是志工第六度在獄所教室舉辦讀書會,十七位獄友出席分享靜思語。

參與意願高 靜思語薰習心靈

座落在荒蕪之中的北谷監獄關押了一千零六十八名受刑人,其中有二至三百名女性受刑人,為了照顧獄友的心靈,獄方邀請各宗教團體前去提供服務,幾乎所有的宗教團體都貢獻了各自的力量;一般而言,教室最多可容納二十至二十五人,事先登記參加慈濟共修的有二十八人,列入名單二十人便宣告「客滿」,可惜只有十七人順利報到。

據獄警何彼克(Herbig)表示:「過去最受歡迎的宗教課程是基督教,如今有慈濟迎頭趕上。」據悉很多女性獄友想參加慈濟共修,獄方要求加開一堂課,並強調必須有女性講師到場提供服務,志工聞言既喜又憂,喜的是得到獄友的認同,憂的是日後的監獄行可能會更任重而道遠。   

鄭茹菁受命指導手語歌〈愛與關懷〉,擔任真善美志工的她平日大多從事幕後工作,她的手語造詣相當「驚人」--差得嚇人,為了使命必達,專程去手語老師楊大蓉家補習,深怕自己砸了慈濟的招牌。

向獄友介紹自己來自慈濟,鄭茹菁說明「慈」是Compassion,「濟」是Relief的意思,語聲方落,她就大聲問獄友:「請問我是哪個單位來的?」此起彼落的「慈濟」南腔北調各說各話,她故作誇張地說: 「不是Sushi(壽司),是Tzu Chi(慈濟)!」這才聽到字正腔圓的「慈濟」。

開口唱歌之前,鄭茹菁有言在先:「如果你感覺今天學的歌不好聽,請不要誤會慈濟歌曲很難聽,其實是小女子五音不全的緣故……」獄友聞言紛紛笑倒,然後一起從簡譜唱起,先學歌詞再比手語,其間遇有鄭茹菁忘詞或比劃失誤之處,獄友皆一笑置之並繼續用心學習,短短十分鐘就學會了。

發放真實義 給與受均喜悅

慈濟志工歐友涵扮演「說故事的人」,為獄友介紹證嚴上人與慈濟、竹筒歲月與五毛錢的故事。上人帶領弟子以一針一線縫出慈濟的雛型,一樁艱辛的濟世工程就此開展。慈濟的志業由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志業,擴及到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環保,成為「一步八法印」。

歐友涵娓娓道來自己的海地經驗,他以慈濟英文季刊為教材,看圖說故事,引導獄友慢慢走入慈濟;由於歐友涵會說法語,受邀參加海地國際賑災,到了災區看到斷壁殘垣及無家可歸的災民,他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願自己能為災民做些什麼……當他為災民運送食物,在災區搭設帳棚,在不斷的付出間感覺到這個行動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悲心,而他在此之前竟不知道自己可以如此慈悲和勇於付出……

除了分享了許多感人的海地故事,歐友涵又邀請兩位獄友示範「發放」,起先是很隨意的「給」與「收」,隨後,歐友涵耳語指導接收者故意拒絕接受,並問發放者作何感想?「給」的人莫名其妙地問對方:「你到底要不要?」惹得同伴哄堂大笑,最後才學習慈濟九十度鞠躬充滿「感恩、尊重、愛」的發放方式,兩人規規矩矩地行禮如儀,席間有獄友突發奇語:「如此這般,『給』與『受』雙方其實都是接受的人 ,前者收到了付出的喜悅,後者收到了物資及大愛。」

最愛的靜思語 種下好種子

已讀過《靜思語》的獄友,分享最喜愛的辭句,獄友提出:「對人有疑心,就無法愛人﹔對人有疑念,就無法原諒人﹔對人有疑惑,就無法相信人。」另一位獄友聞言頗感相見恨晚,他說:「如果能早點讀到這本書,我就不會在這裡了。」

有人以「迫不急待」的心情形容自己想分享的靜思語:「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一位浪跡江湖的獄友崇尚勇敢,因此特別捧場這句:「勇氣不可失,信心不可無,世間沒有不能或無能的事,只怕不敢。」

一位擅長表演的獄友分享自己喜愛的靜思語:「煩惱就像一條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觸動牠,蛇就會咬人。」這位「兄弟」很可愛,他提議:「如果慈濟有意在秀場中表演手語歌,他自願擔綱演出,為慈濟招募更多護持慈濟的人。」

其間,獄友反問慈濟志工歐友涵:「你最喜歡的靜思語又是哪一句呢?」歐友涵笑著拿出他的《靜思語》,放眼看去都是摺起的記號,他說:「閱讀《靜思語》之初,每看到喜歡的句子就把那一頁摺起來,看到最後竟是整本書都摺起來了,好像每一句都喜歡。要說最愛,那就是『人的心地就像一畝田,若沒有播下好的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來。』」他勉勵獄友播撒善的種子,祝福大家的未來都能開花結出好的果實。

慈濟志工歐友涵娓娓道來自己的海地經驗,他以慈濟英文季刊為教材,看圖說故事,引導獄友慢慢走入慈濟。(攝影者:鄭茹菁,地點:拉斯維加斯,日期:2015/02/15)


洗去刺青 見證獄友尋光明

三十五歲的艾佛德分享的靜思語是:「家庭不能只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應著重心靈溝通,使親子、夫妻間和諧、圓滿。」這句話讓他感觸特別深,小時候看到媽媽不斷地採買,誤以為物質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然而,媽媽買的東西未必是孩子想要的,甚至是毫無必要的,如今想來,很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而孩子最需要的「心靈溝通」其實並不用花錢。

艾佛德因吸毒而觸法,他的手臂刺著「犯人」二字,多年以來,他被告知那是「被剝奪法律保護的人(outlaw)」的意思,當志工據實以告那是 Prisoner (囚犯)的意思,他先是吃驚,後又自嘲:「我本來就是犯人。」志工為他打氣:「你不會永遠是犯人,我們要趕快和『犯人』說拜拜!」即將於8月出獄的艾佛德答應,出獄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去「犯人」刺青。

讀書會進入尾聲,獄友禮貌話別,感恩志工之餘還承諾將奉上志工鄭茹菁規定的作業--《靜思語》讀後心得,最後用九十度鞠躬送還教科書,志工滿心歡喜的見證著獄友正透過讀書會的互動,正一步一步走入慈濟,尋覓心靈的光明。【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鄭茹菁 拉斯維加斯報導 2015/02/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