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歡喜付出 改「秘雕」個性

 
 
 
 

「走在修行的路上,最大的收穫就是兩個的人生方向是一樣的,彼此相互砥礪。」郭品秀感恩能與先生張晉瑞走在同修路上,她更希望以心寬念純這四個字時時提醒自己,在慈濟路上踏穩每個腳步。(攝影者:蔡翠櫻,地點: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4/12/27)

「以前我每天都在等門!在還沒小孩時等先生,有小孩子後等小孩子;幸好走進慈濟,不然我真不知道每天在等誰?」郭品秀娓娓道出未進慈濟前生活完全沒有重心,她的感受連先生張晉瑞也深刻體會,「我一回家就看到她一臉苦瓜樣,整個家庭氣氛很僵,她的個性就像布袋戲裡所講的,人很『秘雕』(布袋戲人物,形容人個性孤僻古怪),是個很奇怪的人。」

正當郭品秀面臨父親突然往生,對人生產生迷惘,因緣接觸慈濟後,她找到心中的疑惑,決定用父母給予的健康身體去付出,以回報親恩,同時也改掉她固執怪異的個性。

同鄉之緣 投入慈濟志工

自小生長在屏東的郭品秀,常幫忙父親的籐椅事業,身為長女的她,從小就很有責任感,除了上課時間以外,其餘時間都會主動幫忙家計,承擔起家中的小大事,十歲起就開始幫忙編籐椅,手巧俐落有如父母的左右手,造就郭品秀有著個性獨立及能吃苦耐勞的特質。

結婚後,隨著身為警察人員的先生張晉瑞北上,定居南港地區。張晉瑞因職業關係,工作勤務需要輪值,經常好多天都無法回家,剛上臺北的郭品秀,在臺北沒有任何親友,平時連一個說話的對象都沒有。

張晉瑞(左三)與慈濟志工慰問玉成派出所警員,並贈送結緣品。(攝影者:蔡翠櫻,地點:玉成派出所,日期:2014/01/23)

有了孩子之後,全心照顧小孩,也兼做手工貼補家用。她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二個小孩身上,對於小孩課業要求非常嚴苛,種種完美主意的壓力,加上心事無從吐露,讓郭品秀壓的喘不過氣而不自覺。

面對工作疲乏才剛下班回家的張晉瑞,郭品秀也經常沒有給予好臉色相向,倔強的個性總是將壓力往內心裡吞,都不說出口,只以沉默的態度相對,張晉瑞說:「郭品秀個性比較倔強,也很執著,非常很不好溝通,但她不會跟我吵架,經常二、三個月不說話。我一回家就看到她一臉苦瓜樣,整個家庭氣氛很僵,她的個性就像布袋戲裡所講的,人很『秘雕』,是個很奇怪的人。」

有一次南港區慈濟志工到張晉瑞所服務的警局量血壓,在偶然機會下認識同為屏東人的慈警會志工洪天銘,這位志工是一名已經退休的員警,有著相同背景與同鄉之緣,張晉瑞很自然地因緣下接觸了慈濟,開始投入志工行列。雖然他的工作職務的屬性與一般上班族不同,卻也總能把握時間做慈濟,順利在2007年受證慈誠隊員。

雞婆基因 找到人生方向

2008年3月,張晉瑞岳父往生,屏東慈濟志工前往岳父家助念及關懷,讓還沒有成為慈濟志工的郭品秀非常感動,看到慈濟志工的付出無所求,即時給予有需要人溫暖與支援。慈濟人的愛帶給郭品秀很大的心靈衝擊,善種子開始埋在她的心裡,隨著慈警警眷的接引,開始投入醫院志工與大愛媽媽的行列。

郭品秀(站立者) 多年承擔社區歲末祝福的福慧紅包社區種子老師。(攝影者:蔡翠櫻、黃懿嫻,地點: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4/10/17)

郭品秀因為父親突然的往生,對人生產生迷惘,做慈濟之後找到心中的疑惑,她用父母給予的健康身體做慈濟回報親恩,追隨先生投入慈濟並於2009年受證慈濟委員

原本抱著獨善其身的郭品秀,剛開始投入志業時,對做慈濟沒有很深的感受,只是一分單純的心念,要把慈濟人對於父親往生時期的陪伴與關懷的這個人情債還完。

因緣不可思議,郭品秀接觸慈濟後,對於以前爸爸做民防志工所不能諒解的事,有了不一樣的體悟,郭品秀發現,原來做志工是件這麼快樂的事,也讓她找到人生真正的方向,做慈濟卻越做越投入,越做越歡喜,內心不再枯燥。

郭品秀更從大愛媽媽課程中學習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主管理,不再監控孩子,現在的她已經將做慈濟事擺在第一位,空閒時間才做手工,她自稱有遺傳爸爸的「雞婆基因」。

堅持全勤 有心並不難

張晉瑞在培訓慈誠過程中,不因警察身份而缺課,是個全勤參與課程的培訓慈誠。他從見習開始就茹素,不飲酒、不應酬。郭品秀說:「我們在心靈沒有成長之前,我從不了解他喝酒、應酬是在釋壓,從培訓開始,在應酬的部分,他說斷就斷,我有看到他的決心。」

2013年板橋園區歲末祝福,張晉瑞(右二)以慈警身份參加行願演繹。(攝影者:黃懿嫻,地點:板橋志業園區,日期:2054/01/05)

身為警察的張晉瑞,上班日不像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以正常上下班,休假也是月底才知次月的休假日,對於社區勤務常常無法事前規劃與承擔,但他懂得把握分秒付出的機會,總在可以確認休假日的當下,主動找隊長認養承擔勤務。

郭品秀也勉勵張晉瑞,不因職業屬性與人不同,所以要當社區的不請之師,張晉瑞更秉持初發心認為做對的事,去做就對了,他更堅定地說:「只要有心,要做就沒有困難。」

張晉瑞非常感恩郭品秀把家裡照顧得很好,連做慈濟也做得這麼快樂,他說:「警眷非常辛苦,家裡水電壞掉她都可以應付的來,她現在忙於慈濟,個性變的很好溝通,也比較沒有那麼愛發脾氣。」

「走在修行的路上,最大的收穫就是兩個的人生方向是一樣的,彼此相互砥礪」,郭品秀希望以心寬念純這四個字時時提醒自己,在慈濟路上踏穩每個腳步。【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麗春 臺北市報導 2015/01/02)
 
 
 
 
【快報】慈濟全球新聞 ( 各國新聞社區網映象 )
【總彙】慈善新聞醫療新聞教育新聞人文新聞

最新全球新聞

@import "http://www.tzuchi.org.tw/modules/mod_jw_ucd/mod_jw_ucd/list/mod_jw_ucd.css";

隨選全球新聞

@import "http://www.tzuchi.org.tw/modules/mod_jw_ucd/mod_jw_ucd/list/mod_jw_ucd.css";
 
 
 

" 人要學習經得起周圍人事的磨練而心不動搖,並學習在動中保持心的寧靜。 "
證嚴法師靜思語

 

 
 
 
Copyright © 201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
Copyright, Tzu Chi Found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