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母愛 陪我走過生命低潮

E-mail 列印
 
 
Next

年屆三十的小光站在雙和靜思堂國議廳的舞臺上,偕同親如媽媽的慈濟志工吳梅津一起上臺分享,見證志工無私的愛。小光更感恩,「感恩梅津師姑,用媽媽的愛心陪我度過生命中的低潮,讓我沒有走錯的路,我要學習把握當下,付出我生命的良能!」(攝影者:黃曾幼馨,地點:雙和聯絡處,日期:2015/01/01)

「上了國中,同學還是一樣拿我的身世開玩笑,他們都有爸媽疼,為什麼還要欺負我?」小光(化名)回想起國中時期常被同學捉弄與嘲笑,對著身旁的慈濟志工吳梅津傾訴著自己心中委屈的情景;如今年屆三十的小光站在慈濟新北市雙和靜思堂國議廳的舞臺上,偕同親如媽媽的吳梅津一起上臺分享,見證志工無私的愛。

一路陪伴小光的吳梅津兩眼泛著淚光,依然對小光當年的遭遇而感到心疼,吳梅津也感恩因緣讓她在投入關懷輔導、陪伴需要幫助的孩子時,遇到了小光。小光感恩這分緣,「感恩梅津師姑,用媽媽的愛心陪我度過生命中的低潮,讓我沒有走錯的路,我要學習把握當下,付出我生命的良能!」

回首人生 道盡冷暖

「哈哈哈,跛腳跛腳(閩南語)!」、「沒父沒母的孩子……」在陣陣的嘲笑聲中,同學硬生生地將小光手中的拐杖給丟在一旁,戲弄地說著:「來啊!來啊!來追我啊!」因一場車禍被撞斷腳的小光,在出院後拄著拐杖回校上課,卻在同學無意間的嬉鬧下,拐杖掉了地、自己也因而跌倒,腳傷與委屈讓小光難過的不禁掩面而泣……

透過新北市永和親子成長班學員所拍攝的模擬畫面,介紹著曾發生在新北市的一則真實小故事,2015年1月1日慈濟雙和靜思堂歲末祝福會場中,現場一千五百位民眾看著小光被欺凌的畫面,心也跟著糾結了起來。家庭的破碎,竟讓小光從小就得孤伶伶地嚐盡人間冷暖,隨著故事的分享,讓年屆三十的小光,思緒再度拉回到小時候那段不堪回首的人生中。

二歲時的小光,爸媽經常吵架導致因家暴而離婚,小光和大他一歲的哥哥與酗酒的爸爸一起生活,然而父親經常不回家,兄弟倆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挨餓日子,有時到早餐店討吐司邊來吃;甚至到超商偷東西來填飽肚子。

小學三年級的小光,因為哥哥偷了修車廠裡放在車上的零錢,遭老闆追打,他也在匆忙逃走間竟遭急駛的車子撞倒而斷了腿,在熱心路人的協助下緊急送醫才挽回一條命。受傷住院期間,兄弟兩人被好心鄰居提報給社工,從此一家人離散而居,而小光也因為受到保護,而連續兩次更換居住的地方。

透過永和親子班學員所拍攝的模擬畫面,介紹著曾發生在新北市雙和社區的一則真實小故事,2015年1月1日雙和社區歲末祝福會場中,現場一千五百位民眾看著小光被欺凌的畫面,心也跟著糾結了起來。(攝影者:黃曾幼馨,地點:雙和聯絡處,日期:2015/01/01)


經過了幾年,小光上了國小六年級,正在為一場田徑比賽而積極訓練中,但好不容易已經熟悉的生活,卻又因酗酒父親的叨擾而再度被社工緊急安排換學校及住處,小光只好被迫放棄準備已久的比賽,重新面對新環境,也重新再次過著被欺負、被嘲笑的日子,對於生活中的一切,讓小光經常感到陌生與無奈。但慶幸的是,透過社工的因緣,小光因而認識了慈濟志工吳梅津,也讓經歷過許多人、許多事的小光,人生有了轉變。

遠離是非 忍辱是寶

上了國中,小光班上的同學知道他的身世後,總會有意無意的逗弄,有時他心裡吶喊著:「要認識一個人,需要用這樣的方式嗎?」個性不喜歡生是非的小光,開始選擇遠離班上同學。

有一回,小光在與同學嬉戲之間,又再度被人挑釁嘲笑說他,「沒父沒母的孩子,誰不打你呀!」小光在情急之下,拿起身邊的水桶,潑向同學身上洩憤,同學向老師告狀,而志工吳梅津也聞訊得知小光在學校的情形,便擔心小光會不會因為受辱而起了瞋恨心,吳梅津除了到校引導小光向同學道歉之外,更用心地與他深談。

「現在上了國中,同學還是一樣拿我的身世開玩笑,他們都有爸媽疼,為什麼還要欺負我?」一想到常被同學捉弄與嘲笑,小光不禁向身旁的志工吳梅津傾訴著自己心中的委屈。

聽著小光娓娓道來,吳梅津心疼地告訴他:「你很棒,能勇於認錯說對不起,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以後再被人欺負時,你要記得,要忍耐。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忍耐是你人生最大的寶!」

吳梅津不僅用媽媽心來愛護小光,也經常帶著他一起做環保,參與慈濟籃球隊、慈少成長班,小光在慈濟大家庭的關愛下,視野變得寬廣,善的種子也漸漸在他的心中萌芽。當九二一大地震後,小光也隨著志工吳梅津的腳步參與街頭募款,他從來自各方市井小民的手中募集愛心捐款時,讓小光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的動人力量,當下他在心中也發願自己要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不僅將打工所賺的工資捐獻愛心,也隨著慈濟人到災區參與希望工程的建設。

度過低潮 志工相伴

國中畢業後,小光回到樹林的家,吳梅津也請當地慈濟志工就近陪伴。2000年,小光獨自前往中和錦和國中參加義賣園遊會,經由慈濟志工的邀約下,他當場響應骨髓捐贈驗血活動,並留下了他熟悉的慈濟志工吳梅津的聯絡電話。

開始可以自立更生的小光,原本從事餐飲服務業,但卻因為小時候腳傷的舊疾,導致無法久站而屢換工作,最後他為了養活自己,只得以卡養債,不僅搬了家也換了電話,生活陷入困境直到債臺高築,孑然一身的小光,在萬念具灰之下,一度產生輕生的念頭。

慈濟志工吳梅津不僅自己投入做環保,也透過服務社區的方式帶動來自弱勢家庭的孩子一起行善付出,學習做個手心向下的有福人。(攝影者:楊素雲,地點:楊素雲,日期:2014/10/12)


然而就在此時,小光因為骨髓配對成功,慈濟志工在音訊全無的情況下,想盡辦法透過協尋輾轉找到當時小光上班的公司,因而讓小光重拾與慈濟的這一段緣。志工找到小光後,經過一連串的驗血、打針、捐骨髓的醫療過程中,小光不僅救人一命,自己也再度被如媽媽般的吳梅津和慈濟志工的愛,從鬼門關給拉了回來……

站在雙和靜思堂國議廳的舞臺上,小光偕同親如媽媽的吳梅津一起上臺分享,見證志工無私的愛。小光的人生故事,不禁感動全場,小光感恩當時那位受髓的小菩薩,若不是因為這樣的因緣,他可能也早已不在人世了。如今年屆三十的小光,不僅有著穩定的工作,閒暇之時也投入志工行列,他更期許跟著慈濟家人一起當個手心向下、快樂知足的慈濟人。

一路陪伴他的吳梅津兩眼泛著淚光,依然對小光當年的遭遇而感到心疼,吳梅津也感恩因緣讓她在投入關懷輔導、陪伴需要幫助的孩子時,遇到了小光。

而小光也感恩他生命中的貴人,「感恩梅津師姑,用媽媽的愛心陪我度過生命中的低潮,讓我沒有走錯的路,我要學習把握當下,付出我生命的良能!」小光清楚知道,自己絕不能再重蹈如父親的酗酒人生,當遇到事情時更不能鑽牛角尖,唯有面對,人生總能走出一片天。【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陳惠真 新北市報導 2015/01/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裕鉦的心靈分享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